火车网,huochebiao.com
天气百科导航
天气百科 气象百科 农业气象 气象灾害 气候百科 常见自然现象 节气百科

拉马德雷现象

气象百科 更新时间:2024-04-28

拉马德雷现象

“拉马德雷”是一种低温高压气流,通常处于大气层较高的位置,平均每20年至30年下降一次,持续时间20多年。“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 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涛动”(ODP)。

拉马德雷现象概述

概述1冰冻灾害

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ODP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一词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也正是“母亲”,它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 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

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况正好相反。

拉马德雷现象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关系

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拉马德雷”现象至今仍鲜为人知,被科学家们称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母亲”。拉尼娜现象在拉马德雷现象的支持下将大显威风,大幅度降低由厄尔尼诺现象提升的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洋面温度。2000年拉美与加勒比地区的平均降雨量将因此增加25%,成为50年来降雨量最多的年份,有的地区的雨季将相对提前。同时,拉尼娜现象与拉马德雷现象的相会还造成11个热带风暴,其中7个转变成飓风。

中国南京大学气象学教授也举例子说明,在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市,其附近为“暖水区域”,而在东太平洋的塔希提岛附近则是“冷水区域”,科学家发现,这两个地方就好像一个跷跷板,当一个地区气压高,另外一个高空气压就低,而随着气压以及风力的变化,冷、热水往往随风吹到另外一边,形成波涛状的现象,海水温度就悄然起了变化。如果海洋温度下降,大气上升运动减弱,降水也随之减少,甚至会出现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影响台风的生成,全球天气就得“感冒”,中国南京、武汉近几年能摘掉“火炉”的帽子,上海、杭州等东南沿海城市近两年来持续高温,基本上都是“拉马德雷现象”在幕后作用的“功劳”。

拉马德雷现象预测

哥斯达黎加国家气象协会会长埃拉迪奥?萨拉特近日预测,2000年拉尼娜现象将同拉马德雷现象在拉美相遇,并给这个地区带来大量雨水。 这位气象学家说,厄尔尼诺现象在活跃多年后,已于1998年下半年逐渐被拉尼娜现象所取代。目前,拉尼娜现象正在由弱变强。有趣的是,在拉尼娜现象趋强的同时,伴随出现了另一种自然现象,即拉马德雷现象。这两种自然现象的同时出现和相遇将给拉美加勒比地区带来大量雨水。

事实证明,萨拉特的预测是正确的。1998年6月发生的拉尼娜事件,一直延续到2000年6月,历时两年,强度甚强。

拉马德雷现象阶段

20世纪中国气候可分为四个阶段:1903-1918年为低温期,也是20世纪中国最冷的一段时期;1919-1953年为高温期;1954-1986年为低温期;1987年以来又是高温期,进入1990年后表现尤甚,是20世纪最暖的时期。1951-2000年以来,已1956年最冷,平均气温为11.67摄氏度;1998年最暖,平均气温为13.70摄氏度。

中国气候变化的四个阶段,大致与拉马德雷的四个位相对应,变冷和变暖时间有10年左右的提前或滞后。经模拟预测认为,中国从1987年开始的气候变暖将持续到2015年,将于2016年转入低温期,2039年又将转入高温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20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和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和57万公里;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期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和2000年)分别缩短了76和44万公里。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19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60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19世纪略超过60年,之后缓慢变短,到20世纪后期月在55年至60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在20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1925~1944年,1978~2000年。它们与拉马德雷暖位相1925~1946年和1977~1999年对应,也与1979~1998年地球扁率变小以及1972~1999年地球自转减慢相对应。气候变暖、地球扁率变小与核幔物质迁移有明显的相关性。

拉马德雷现象关系

地球自转的长周期大多分别与太阳黑子周期、行星会和周期和月亮运动周期相对应。其中振幅较大的周期为59.555年、29.783年18.6年等。地球自转变化的约60年振幅是最大的。分析表明,当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加速时,赤道带附近自东向西流动的洋流和信风加强,把太平洋表面暖水吹向西太平洋,东太平洋深层冷水势必上翻补充,海面温度自然下降而形成拉尼娜现象。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力,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事件的周期为2-7年,与3-4年的地球自转加速度准周期变化对应。

同理,当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加速时,赤道带附近自东向西流动的洋流和信风加强,把太平洋洋面暖水吹向西太平洋,东太平洋深层冷水势必上翻补充,海面温度自然下降而影响高空气流,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拉马德雷冷位相。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力,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并影响高空气流,使全球气候变暖,形成拉马德雷暖位相。由于拉马德雷冷位相与拉尼娜形成机制相同,拉马德雷暖位相与厄尔尼诺形成机制相同,所以,他们分别相遇会使拉尼娜现象或厄尔尼诺现象更加强烈。

在地球自转速度加快的年代,副高位置偏西偏北,形成南旱北涝,反之亦然。1972~1999年正处在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年代,故中国出现南涝北旱。上述机制表明,地球自转加快、东太平洋冷海水上翻、拉马德雷冷位相、全球气候变冷,中国南旱北涝是一一对应的。反之,地球自转减慢、东太平洋热海水堆积、拉马德雷暖位相、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南涝北旱是一一对应的。

陆、海、气中的能量相互作用和物质相互交换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拉马德雷冷位相意味着一个变冷的自然趋势的到来,类似于1946~1976年的变冷情况应该得到合理的解释。2000年拉玛德雷进入冷位相、和1999年地球自转开始加速,表明地球系统正在发生一致性的转折。自1999年开始,连续五年的地球自转加速和地震活动增强应引起世界关注。海洋深层冷海水上翻导致全球气候变冷的机制值得关注,强潮汐起激发作用。

“拉马德雷现象”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气象海洋学家的密切关注,他们正在加紧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并密切跟踪它对全球气候,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拉马德雷现象灾害

灾害1拉马德雷影响

“拉马德雷”现象带来的主要灾害有:

拉马德雷现象灾害地震灾害

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90-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6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从2000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开始,至今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拉马德雷现象灾害台风和飓风灾害

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台风登陆多,时间、地点比较集中,造成损失较大,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损失严重。据统计,我国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登陆台风急剧增多。从1995 年起,每年大西洋主要飓风的数量平均为3.8个, 明显高于60年来的平均数量 2.3 个。科学家分析发现,近60年的数据记录中,飓风的出现存在一个周期性模式。上一次的飓风高活动期是从1926年到1970年,曾重创全球多个国家。从1970年到1994年飓风转入低活动期。1995年,新一轮的飓风高活动期又正式开始。

从以上现象中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规律: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物理机制也很明显。第三周期“拉马德雷”现象是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正进入高活动期。

拉马德雷现象灾害低温

全球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温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一一对应。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1957、1969、1972和1976年中国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1947年至1976年“拉马德雷” 的“冷位相”。

气象百科
云钩 云闪 云雨动态模型 亚洲褐云 亚洲高压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匀卷层云 印度马来雨林群系 圆虹 夜生活气象指数 夜雷暴 应用气象学 扬州市气象局 月亮彩虹 中云
全国热门城市15天天气预报
东北地区
华东地区
华北地区
华中地区
华南地区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最新天气资讯
4月28日0时29分印尼爪哇岛以南海域发生6.1级地震 4月27日16时35分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发生6.5级地震 4月27日13时47分四川成都市彭州市发生3.0级地震 北京今日天气晴 2024年5月2日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今日天气多云转阴 2024年5月2日上海市天气预报 天津今日天气晴 天津2024年5月2日天气预报 重庆今日天气小雨 2024年5月2日重庆市天气预报 哈尔滨今日天气晴 2024年5月2日哈尔滨天气预报 齐齐哈尔今日天气晴 齐齐哈尔2024年5月2日天气预报 牡丹江今日天气晴 牡丹江2024年5月2日天气预报
全国各省天气预报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钓鱼岛
天气导航
热门火车时刻表
武穴 - 六枝
上虞 - 陇西
上虞 - 洛阳
天柱山 - 任丘
天柱山 - 舒城
天柱山 - 舒城
上虞 - 绵阳
神树 - 烟筒屯
上虞 - 宁波
上虞 - 宁波
上虞 - 宁波
上虞 - 宁波
上虞 - 宁波
上虞 - 南阳
上虞 - 南阳
上虞 - 宝丰
上虞 - 萍乡
上虞 - 萍乡
上虞 - 黔江
上虞 - 衢州
热门车次查询
T201(北京西-三亚)
K698(成都-汉口)
T12(沈阳北-广州东)
G76(深圳北-郑州东)
G551(漯河西-深圳北)
G1123(武汉-广州南)
Z122(广州-成都)
G1155(黄冈东-广州南)
G1125(武汉-广州南)
G1131(武汉-广州南)
K457(郑州-海口)
G576(上海虹桥-长沙南)
K642(广州-十堰)
G73(徐州东-上海)
K1627(郑州-南宁)
G1013(武汉-深圳北)
G554(深圳北-漯河西)
G1147(广州南-宜昌东)
D2103(合肥南-衢州)
T14(广州东-沈阳北)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关于2024年4月30日、5月1日、5日、6日加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29日-2024年5月7日增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30日至5月6日加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25日-2024年5月6日增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30日-2024年5月6日增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30日-2024年5月6日增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30日-2024年5月6日增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20日至5月7日加开部分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20日至5月6日加开部分列车的公告 关于2024年4月21日-2024年5月6日增开部分旅客列车的公告
最新天气问答
长沙下周一天气是怎么样的? 2012.12.12的世界末日会到来吗 银川这两天天气怎么样? 是雷声比较快还是闪电比较快 为什么雨后会出现彩虹 福州今天天气怎么样 昆明今天天气怎么样? 重庆明天会下雨吗? 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准确吗 云南今天天气怎么样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
手机版  丨  电脑版丨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iao.com 闽ICP备2021002821号-12